一、LVM 簡介
LVM 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建立一個 Disk Pool ,也就是把 Disk 集合在一起,當需要空間來存放資料時,就可以從 Disk Pool 中取出一塊空間來使用。

二、LVM 建立流程:
1、建立 PV(Physical Volume) : 將 Disk 轉化為 PV ,成功將 Disk 轉為 PV 後,就可以把這顆 Disk 加入到 VG 中。 Disk 轉為 PV 後,這顆 Disk 就會被特別被分割成 4 個區塊,其中有 3 個區塊分別為 PVRA(Physcial Volume Reserved Area) 、 VGRA(Volume Group Reserved Area) 與 BBRA(Bad Block Reserved Area) 主要是記錄了 LVM 操作時所會用到的相關訊息,所以一般 Disk 未轉換成 PV 的話,系統當然不允許加入到 VG 中。

2、建立 VG(VolumeGroup): 也就是建立一個 Disk Pool ,把 PV 加入 Volume Group 後,就可以把 VG 當成一個 Disk 的集合,每當需要磁碟空間時,就可以從這個 Disk Pool 中自由取用。

3、建立 LV(Logical Volume) : 所謂的 LV 就是從 VG 中所取用的磁碟空間,系統管理者可依空間需求從 VG 索取所需的空間,當所建立的 LV 空間不足時也可以進行動態擴大,這就是 LVM 吸引人的地方。  

4 、建立 Filesystem : LV 建好後,如果要存放資料,當然要對 LV 進行 format 的動作,也就是指定新建好的 LV 是以何種檔案格式存在。  

5 、掛載 Partition :
(1) 只有被掛載起來的 Partiton 才能進行存取,所以前面 4 個步驟完成後,一定要進行 Partition 的掛載。
(2) 如果希望 format 好的 Partition 會在開機後自動進行掛載,那就必須把要掛載的 Partition 加到 /etc/fstab 中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